Vlayer 是由 a16z 投资支持的创新区块链基础设施项目,Pre-Seed 融资额$10M,被称为“Solidity 2.0”,基于ZK技术为智能合约开发者提供全新的能力。通过引入全新的 Prover 和 Verifier 智能合约模型,Vlayer 打破了传统 Solidity 的局限性,简化了历史区块回朔与验证、多链交互和链下数据验证。
一、核心技术
Vlayer 的技术核心是创新的 Prover 和 Verifier 智能合约模型,它们结合 zkEVM 基础设施,让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强大的功能。
Prover 智能合约:链下计算与证明生成
如何运作:Prover 智能合约接收dApp输入的数据,在保证这些输入的数据私密的同时,在 Vlayer 的 zkEVM 基础设施中链下进行计算,同时生成一个 证明 (Proof)。这些计算不消耗链上的 gas 费用。
输出:计算完成后,Prover 将 这个不可篡改的计算结果和证明 发布到链上Verifier智能合约。
Verifier:链上验证与执行
如何运作:Verifier 智能合约部署在 EVM 兼容的区块链上。它会接收从 Prover 智能合约传来的 计算结果和证明,并在链上在不泄漏底层数据的同时验证这些证明的正确性。一旦验证成功,Verifier 合约才会执行相应的指令。
确保安全性:验证逻辑一旦部署在区块链上即不可更改,确保了一致性和无权限访问。从而为去dApp提供一个安全和高效的执行环境。
二、核心功能
时间旅行 (Time Travel)
时间旅行是基于 Prover 合约的功能,让智能合约可以访问过去的区块数据,这在传统 Solidity 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传统 Solidity 智能合约只能读取当前区块的状态,无法直接获取历史状态,导致在审计、数据验证或处理安全事件时非常受限。例如 The DAO 攻击事件,开发者最终只能通过硬分叉来恢复链上的安全性,导致以太坊分裂成 ETH 和 ETC。
实际好处与作用:
协议状态回滚:时间旅行功能在应对安全事件时非常有用。以 aBNBc 黑客攻击事件为例,当时黑客通过漏洞大量增发票据,造成严重的资产损失。如果当时有 Vlayer 的时间旅行功能,开发者可以将合约状态回溯至黑客攻击前,验证并恢复资产状况,而无需影响整个公链及其生态系统的其他项目。这种能力为项目提供了更灵活和低成本的应对措施。
安全防御机制:时间旅行功能还能帮助开发者分析历史区块中的异常行为,识别潜在的攻击模式和可疑操作,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智能合约的安全防御机制。通过追溯和聚合过去的区块数据,开发者可以优化合约的安全策略,提前防范可能的风险。
审计与数据分析:开发者可以轻松回溯用户或项目的历史数据,为合约的审计、用户评级、治理决策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传送 (Teleport)
传送是基于 Prover 合约的功能,使智能合约能够在多个区块链之间无缝切换,而无需传统的跨链通信机制。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有许多 EVM 链,如 Arbitrum、Optimism 和 Base 等。过去,开发一个能与多条链交互的应用程序极具挑战性,但 Vlayer 的 Teleport 功能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开发者可以轻松切换智能合约的执行上下文到不同的链和区块。这意味着智能合约可以在同一个调用中访问多个区块链上的数据,从而打破链与链之间的孤岛状态,提升多链交互的灵活性。
实际好处与作用:
多链资产展示:用户可以在单一界面中查看所有链上的资产余额,而不必手动切换网络。这种功能大幅提升了钱包应用和多链资产管理平台的用户体验。例如,一个用户在以太坊主网、Arbitrum 和 Base 上持有 USDC,Vlayer 的传送功能可以聚合显示用户的总资产,无需任何繁琐操作。
多链资产交易聚合:Teleport 功能简化了跨链交易流程。通过获取用户在多个链上的资产余额并生成链上票据,开发者可以聚合这些资产进行交易。交易验证也更快捷和高效,节省了用户和协议的成本。例如,跨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以借助 Vlayer 实现快速和安全的多链资产交换,而不依赖传统的跨链桥。
网页证明 (Web Proofs)
网页证明允许智能合约通过 HTTPS(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访问和验证 Web2数据。与传统预言机(Oracle)不同,网页证明不仅可以访问公开信息,还支持私密数据的访问,允许开发者将这些私密数据用于智能合约中。而链上只会发布所需数据的一小部分,以确保隐私和安全性。这种能力使智能合约能安全地与 Web2 世界进行交互,推动 Web2 应用向 Web3 生态的过渡。
与传统预言机(Oracle)的区别:传统的预言机用于提供公开数据,比如加密货币价格,用于 DeFi 和链上游戏等场景。然而,预言机在获取私密数据时容易存在安全问题,可能会泄露敏感信息。而网页证明通过HTTPS技术,确保数据所有者在不暴露任何敏感信息的情况下验证数据的真实性。这使得网页证明和预言机形成了互补关系:预言机处理公开数据,网页证明则专注于私密数据。
实际好处与作用:
链上地址与 Web2 应用账户绑定:网页证明功能让用户可以将链上地址与 Web2 应用账户(如推特账户)绑定,从而实现更多创新场景,比如自动化订阅、打赏功能或链上交易。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证明某个推特账户与其钱包的关联,在 Web3 应用中实现基于社交媒体的身份验证。这种功能的潜力远超现有的 Web3 社交平台,比如 Solana 上的 Blinks。
Web2 应用激励与链上分配:网页证明还能帮助开发者设计 Web2.5 应用,提供从 Web2 到 Web3 的无缝过渡。通过验证 Web2 平台上的用户行为(如社交媒体的参与或内容创作),开发者可以将这些行为转化为链上的奖励分配。例如,一个 Web2 应用可以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互动频率,为他们分发加密货币或 NFT 奖励,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电子邮件证明 (Email Proof)
电子邮件证明让智能合约能够访问并验证电子邮件内容,从而将 Web2 的通信数据安全地引入链上。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态中,电子邮件仍然是创建账户和验证身份的核心手段。通过 Vlayer 的 Prover 合约,智能合约可以解析邮件并将关键信息用于链上验证,而不需要公开完整的邮件内容。Vlayer 会验证邮件服务器的签名,以确保邮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意味着智能合约可以信任电子邮件数据未被篡改,并安全地将其用于链上操作。
实际好处与作用:
身份验证与钱包恢复:电子邮件证明功能可以作为强大的身份验证工具,适用于钱包恢复、多签合约验证、机构身份验证和合规审计。例如,如果用户丢失了访问密钥,他们可以通过验证自己持有的电子邮件地址来恢复钱包访问权限。此外,大型企业可以利用邮件验证来简化多方签名合约的身份确认流程,提升整体安全性。
自动化服务订阅与交易: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发票,开发者可以实现服务订阅的链上自动化。例如,一家公司可以通过邮件发送订阅发票,并在客户确认后自动在链上完成支付或订阅流程。这个功能还可以支持多方链上交易和审计,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且透明的财务管理方式。
JSON 和 Regex
JSON 和 Regex 是对网页证明 (Web Proof) 和电子邮件证明 (Email Proof) 功能的支持工具,方便开发者解析和验证链外数据。这些工具使得 Vlayer 智能合约能够直接处理和验证复杂的文本和数据格式,为智能合约提供更多的数据交互能力。应用场景参考前文。
三、财务与融资
Vlayer 于 2024 年 11 月5日宣布完成了 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以支持技术能力拓展和生态合作。本轮投资方包括 a16z Crypto Startup Accelerator (CSX)、Credo Ventures 和 BlockTower Capital。天使投资者还包括 World(前身为 Worldcoin)的 Remco Bloemen、World 开发商 Tools For Humanity 的 Jakub Florkiewicz,以及 Aztec 的 Zac Williamson、Joe Andrews 和 Kev Wedderburn。
四、团队与核心成员
Vlayer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区块链、加密学、零知识证明(ZK)技术专家组成,专注于构建支持去中心化数据验证的Web3基础设施。团队成员包括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及项目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历的专业人士,以推动数据隐私和链上验证领域的创新发展。团队的专业背景结合技术专长,支持 Vlayer 在ZK技术和Web3安全性方面的突破。
五、潜在影响与未来展望
Vlayer的核心创新体现在其对智能合约开发范式的颠覆。它不仅在功能上大幅扩展了 Solidity 的能力,还为多链生态和链下数据交互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时间旅行和传送功能真正从底层语言上改变了智能合约的编写方式,而 Web Proofs 和电子邮件证明则大大降低了 Web2 和 Web3 之间的技术门槛。
对多链生态的影响:传送功能可以颠覆现有的跨链通信协议,减少多链项目的开发复杂度,提升用户体验。
增强的安全性和隐私性:ZK 证明和邮件签名验证为智能合约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时减少了被攻击的风险。
无感 Web3 体验:通过简化 Web2 和 Web3 的交互,普通用户可以在不具备技术背景的情况下使用 Web3 应用。
Vlayer在Web3领域通过零知识证明(ZK)技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数据基础设施,为数据验证带来更高的隐私性和透明度。这项技术为Web3应用创建了无须信任的验证机制,增强了数据完整性,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字身份等场景提供了支持。未来可能充当Web2与Web3的桥梁,让更多传统互联网用户以更便捷、安全的方式过渡到Web3环境中,从而推动区块链技术的主流应用。
文章仅作分享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 — END — —
白话区块链|同步全球区块链资讯、区块链快讯、区块链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来源:金色财经
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需删除该文章,请发送本文链接至oem1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