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闻发布时,我正在下班的路上。虽然与 Bitget 的交割已有一段时间,但正式向媒体公开的 2023 年 3 月 22 日,便成了我正式离开 BitKeep 的日子。翻看日历,自 BitKeep 创业起步至今,已整整过去了 1828 天。很多朋友发来信息,有的祝贺我“成功套现”,有的好奇我为何离开,还有更多人关心我的下一步打算。回复信息实在太多,我决定写这封信来一并回答,并向 BitKeep 正式告别。
Bitget 投资 BitKeep 始于两年前的 2021 年 4 月中旬。那轮财务投资中,其他合伙人和股东出售股份给正崛起的 Bitget。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我以创始人兼 CTO 的身份继续领导这个钱包团队。我本人并未在那轮交易中出售任何股份,作为第二大股东,我依然全身心投入到 BitKeep 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中。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和用户群体的扩大,BitKeep 的营收规模也实现了指数级增长。在 2022 年,BitKeep 完成了由 Dragonfly 领投的 1500 万美元融资。这些成绩无疑是对我们辛勤创业的最好回报。
出售大部分股份后,Bitget 获得了 BitKeep 的控股权,历时两年的交易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得以开启新征程,这无疑是一桩美满的交易。
钱包是 Web3.0 的入口。但作为曾经使用过 Jaxx 和 imToken 钱包的老用户,我深知这个入口会随着行业变迁和用户需求的更迭而改变。当加密货币走向 1 亿活跃用户时,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
回顾 BitKeep 诞生之初,最热门的公链是 EOS。无数创业者在 EOS 生态上搭建应用,为了满足 EOS 奇特的 Ram 规则,2018 年,我和团队做了近十版产品,让用户畅快地使用 EOS 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然而,随着 EOS 价格的持续暴跌,这个生态逐渐衰落,积累的用户也流失了。
接下来就是两年煎熬期,团队从 50 人缩减到个位数,尽管尝试了各种方向,但始终未能找到正确的切入点。甚至为了养活团队和维持项目的基本运营,我开始接一些外包项目,我们的 DAU 也只是两三千人,直到 Uniswap 的兴起。可以说,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和两百万美元,做了一个每天只有几千人使用的产品,看起来确实是个失败的例子。
2020 年的某个周五,我和彭松在三元桥吃饭。期间他一直通过浏览器费劲地查找 Uniswap 上的币行情,作为最早接触 Uniswap 的华人之一,我也在思考如何将其与 BitKeep 结合。这次见面让我看到了用户痛点,于是立即回家熬了一整夜,制作了一版集成 Uniswap 行情数据的 BitKeep。之后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两个月后,我们的 DAU 稳定在三万人。我做过一个统计,在 Uniswap 空投的 17 万用户中,有 1.1 万个地址是通过 BitKeep 钱包完成 Uniswap 交易的。有一位 BitKeep 用户告诉我,他在币圈几乎总是被割韭菜,而 UNI 空投却成了他赚到的最大一笔收益。这让我深感震撼。
接下来,我们积极接入了 BSC 和 Polygon 生态,通过跨链 Swap、借 Gas 交易等独特设计,完善了 BitKeep 的商业闭环。上线 NFT 市场后,BitKeep 的流量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到了 2022 年,游戏规则再次改变。Arbitrum 的奥德赛第一轮开始,BitKeep 团队迅速投入其中。昨晚正是 62 万用户开始 Claiming $ARB 的时刻,又一场战役画上了句号。有时候在睡梦中惊醒,我会问自己,如果没有抓住 EOS、Uniswap、Polygon、BSC 和 Arbitrum 等机会,我们还能立足吗?
“Crypto nomad” 形象地描述了这个行业群体的特征。草原上羊群繁盛,必须寻找下一片牧场,游牧之路永无止境。无论是 EOS、Polygon 还是 Arbitrum,都是如此。内部的人都知道,我喜欢谈需求,对于需求的把握,正如找到下一片牧场。
离开并不意味着逃离,作为一个“Crypto nomad”,我们将永远寻找下一片丰美的水草地。
0xKevin 写于 2023 年 3 月 24 日 8:10AM
白话区块链|同步全球区块链资讯、区块链快讯、区块链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来源:金色财经
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需删除该文章,请发送本文链接至oem1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