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色财经Jason.
金色财经 区块链5月21日讯 1988年上映的电影《虎胆龙威》描述了一群恐怖分子窃取6.4亿多美元不记名债券的故事。与注册债券不同的是,不记名债券没有序列号或是注册记录。由于没有所有权记录,因此也无法进行追踪。一旦不法分子窃取成功,法律将会认定债券拥有人(持票人)是合法所有人。不过随着区块链的出现,“虎胆龙威”式的抢劫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由于区块链能确保所有交易都被永久记录以及存储,因此“智能债券”(区块链技术的新兴应用)就可以使任何人都很难悄悄窃取债券或是改动其价值。这种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的数字债券拥有唯一的数字签名,这不仅可以验证所有权还可以消除对物理证书的依赖。除此之外,将债券进行数字化还能带来许多其它好处,比如提高流程效率和流动性、降低成本、简化融资过程、改变债务工具的生命周期、创造更开阔的可投资环境等。
三个多世纪以来,债券一直都是以纸质证书的形式发行的。然而,纸质证书容易引发丢失、逃税、洗钱、盗窃等安全问题,并且随着交易量增长,文书工作也会大量增加。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1995年颁布了无纸化法规,用电子记录来取代实物不记名债券,结束了纸质证券的时代,同时还引入了证券信托和清算公司(DTCC)——托管所有证券的中央存管机构。这一变化为证券市场带来了更快的中后台流程以及更强大的保护。
与纸质凭证五天的结算时间相比,新电子系统的债券交易结算时间尽管已有所提升,但也至少需要两天。电子化流程虽然能带来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减少人为错误,但较长的结算时间还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就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灾难。近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议将结算时间缩短至一天,不过何时能实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非常确定,那就是资本市场参与者都希望能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和快速结算。针对这一需求,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可以使之成为可能,而智能债券的出现更是向着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金融工具数字化引领资本市场运作创新
数字化:颠覆债务资本市场
智能债券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将债务契约数字化,并自动执行智能合约。这其中使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自动化债券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根据预定条件执行特定操作,而无需人工干预。智能债券这种直通式处理模式(STP)优化了债务证券的发行、交易、清算、结算和利息支付流程,减少了执行交易所需时间和资源。不仅如此,智能债券还可以显著减少对于银行、经纪人及清算所这类中介机构的依赖。当中介机构不再被需要的时候,与其相关的服务费用自然也就消失了,那么管理债券的总体成本势必也将随之下降。
发行和交易:当债券发行价格确定后,所有商定的细节(如发行人、到期日、票面利率、发行价格和面值)均可编码到智能合约中并存储在区块链上,确保了流程的真实性、溯源性以及透明度。在债券经理或是承销商向投资者完成智能债券代币的分配后,投资者账户将会自动发起款项扣除,与此同时立即为所有时区的投资者结算交易。这个由区块链支持的代币化平台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和安全的交易环境,将发行人与投资者直接联系起来,并允许在没有经纪人或交易商等中介机构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合约还支持自动转移所有权及更新债券持有人登记册,大大降低了出错风险。
清算和结算: 在传统概念里,债券结算只能在银行营业时间内进行。而一级市场的结算周期最多可能需要五天,二级市场的结算周期可能需要两天,较长的结算周期将会使市场参与者面临潜在的价格波动。而智能合约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只要双方同意合约条款并满足必要条件,智能合约就可以自动触发清算和结算流程。这种即时结算在减少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结算周期内价格变化的可能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智能债券结算不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但仍可能受到某些交易平台或交易所规则的约束。
利息支付和到期支付:智能合约可以通过在指定付款日期向债券持有人释放资金来自动支付利息,降低了交易对手的风险;当债券到期时,本金也可以自动返还给债券持有人,在确保付款及时性的同时还能降低违约风险。
尽管新型数字化金融工具能解决不少传统金融行业的遗留问题,但令人担忧的是,加密货币交易所频受攻击的消息也层出不穷,人们认为智能债券同样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以及面临其他安全漏洞的风险。在这必须要说明的是,与加密货币不同,智能债券并不是无记名资产,相反,其所有权会自动在区块链上进行注册,因此智能债券将无法被欺诈性转移。此外根据监管要求,智能债券的所有权也可以通过代理进行记录,这可以避免发生在恶意攻击中冻结、取消或是更换代币的情况,以此帮助客户保护资产。
总结
不可否认,金融工具数字化正在引领着资本市场运作的重大创新。尽管如此,由于加密货币在一种新的主权领域中运作,在一个不属于任何政府的货币上运作,因此仍将受到不小的监管挑战,而这一挑战很可能会在短期内阻碍智能债券的采用。不过市场参与者也大可不必过于焦虑,因为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市政当局已经开始采用新型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技术一定会迎来更重大的创新、获得更可观的增长。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MSN
白话区块链|同步全球区块链资讯、区块链快讯、区块链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来源:金色财经
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需删除该文章,请发送本文链接至oem1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