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回答了两个问题:
1 为什么要把现实世界中的资产映射到加密世界?
2 什么人会来买这些现实世界映射到加密世界的资产?
我的观点是:把现实世界的资产映射到加密世界,即便有这种动机,会真正花钱买这些映射资产的人会有,但不会多并且资金量不会太大。
如果买这些映射资产的人不多且资金量不大,那是不是这里面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深入到这个赛道的商业模式里去探索。
这个赛道的基本商业模式大概是这样:
第一步是选择一个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并把它定价;
第二步是在区块链上发行代币,把这个资产和这个代币挂钩;
第三步是使用预言机随时监控这个资产在链下的价格和波动并将这些情况按一定的频率不间断传送到链上,同步挂钩代币的价格和波动;
第四步则是基于前面设置的预言机和映射资产的价格发行各种金融产品并开发各种交易模式(比如碎片化、现货、期货、杠杆……)。
看完这个模式,我相信很多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它基本上就是传统商业模式的那一套再加上DeFi中已经非常成熟的那些模型和工具。
其实这个模式在加密世界中早就有人做过了,并且做得很顺利、很成功。它就是MakerDAO。MakerDAO把USDC这个中心化资产(在我看来USDC就等同于现实世界中的美元)作为抵押发行DAI的模式就是上面这个模式的完美体现。此外,MakerDAO的创始人现在新起的一个把美国国债代币化的项目就是这个模式的再次演绎。
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新鲜。
对我个人而言,看到这里兴趣就不大了。因为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东西在我看来太缺乏想象空间,太让人感到乏味了。
不过我们还是继续把这个模式说透、说下去。
在这个模式中,每一步都有关键的玩家和参与者。作为散户的我们要找到其中的机会就要看清每一步中的那些关键玩家在干什么以及我们散户的参与方式是什么。
第一步是给资产定价。
既然是给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定价,那显然定价权一定在中心化机构手中。因此这个步骤最大的利益毫无疑问就是在中心化机构手中了。
此处我们散户没有什么机会。
第二步是发币。
这里的发币是指把现实世界中的资产代币化,也就是在区块链上发行与现实世界资产等价的代币。
这个步骤由项目方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机会在于买这些锚定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然而,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已经表达过观点:这种资产的收益率相比加密资产,它的吸引力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对这种代币至少我个人是没有太大的兴趣的。
不过这一步也有值得关注的点: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我认为想做大、做出声望,一般来说最好的资产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有相当规模并且相当共识的资产。这种资产上链后才可能有资金愿意买入流动性才会好。
一个规模有限、共识不高的资产映射到链上意义是不大的。当年那些茶叶上链、红木上链的案子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而要把大规模、强共识的资产映射到链上,什么样的玩家才能做到呢?我认为还是传统的中心化机构,尤其是那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信贷机构。
这其中的玩法和手段谁能比得过它们?
因此这样的项目要运作并且能够成功,它必然要深度依赖中心化机构。
所以这一步在我看来对散户而言依旧看不到太大的机会。
第三步用到了预言机。
这个工具在现在的加密世界已经有了,以Chainlink为首的一批预言机就是。
我相信到时候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一大批新的预言机涌进这个市场。因为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对它们来说太大了。
对散户而言,我们在这一步的机会是买入这些预言机的代币。
那么当我们买入这些代币后,会有什么样的收益呢?
看看现在的Chainlink就知道:它的代币在赋能上也是相当有限的。它的代币赋能和Uniswap一样存在问题。
所以即便届时这些预言机有很好的收益,但如果我们拿到它们的代币却无法分享它们的收益,那我们拿这些代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第四步就是DeFi。
当现实世界的资产映射到加密世界变成代币后,我们可以在DEX交易这些代币、可以把这些代币放到借贷应用中去借贷、可以把代币放到稳定币项目中去抵押生成稳定币等等一系列玩法。
对应这些玩法,会有一大批海量的项目出现,而这些海量的项目又会发行自己的治理代币。
这一步对我们加密用户而言太熟悉不过了。
在这一步,我们散户的机会在于买入这些项目的治理代币,从持有的代币中获得收益。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昨天剩下的两个问题了:
3 大家会来买哪一类映射过来的资产?
4 大家为什么要买这些映射过来的资产?
纵观这四个步骤,我想了想,对散户而言,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似乎不大会买映射过来的代币化资产,而更有可能也更感兴趣的可能是买这些基于映射资产发起的项目所发行的治理代币,并且期待从这些治理代币中获得收益。
然而,我们能从这些项目的治理代币中获得多少收益呢?
我们只要看看我们从现有的DeFi代币中获得过什么收益就清楚了。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除了前期我们曾经对这些治理代币抱有很大期望从中赚取了一些被透支的空间或者因为运气好拿到一些空投之外,似乎没有其它扎实、稳定、持续的收益。
我个人最看好的是通过治理代币从这些DeFi项目所挣到的利益中分一杯羹。但实际上这些利益因为监管或者某些原因没有被很好地分配到治理代币持有者的手中。
所以这又回到了治理代币赋能的老问题上了。
当然现在已经有一大批项目很直接地把项目收益赋能给了代币持有者了,但这个规模仍然相当有限,和大家的期望是有相当大差距的。
而且未来即便现实世界映射过来的资产所赚取的收益真的能赋能到治理代币,那个收益率又能有多高呢?
美股年化收益20%就很不错了,国债年收益3%就相当不错了。即便这20%、3%的收益率全部赋能到治理代币,它对我们加密世界的用户来说有几个人会看得上呢?
所以在DeFi这一步,似乎散户投资者可以期待的实际利益也不大。
因此总体看来,RWA这个赛道对我们散户而言有多大的想象空间,我是持谨慎态度的。
退一步说,即便它有“极其大”的“想象”空间,那也是对中心化机构的想象空间极其大。因为在技术上把现实生活中体量大得惊人的资产全部代币化搬到加密世界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个想象空间足够它们讲一些动人的故事,也足以容纳多得惊人的中心化机构在这里面游戏。
白话区块链|同步全球区块链资讯、区块链快讯、区块链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来源:金色财经
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需删除该文章,请发送本文链接至oem1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