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欧意交易所

欧意交易所

全球前三大交易所之一,新用户注册最高可得230USDT奖励,同时可拆数字盲盒,100%可以获得数字货币,最高价值60000元

点击注册 进入官网

friend.tech 是当下 base 链上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在久远的“上古互联网”时代,“好友买卖”小游戏曾经一度活跃于各大 SNS 网站。而 Friend.tech 正是与“好友买卖”模式近似的 Web3 产品。

该产品上线一天就点燃社区探讨,Dune 数据显示,其已经产生了超过 800 万美元的交易了。

Friend.tech蹿红,个人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这个快递窜红的产品有何亮点,和此前的 SocialFi 又有哪些不同呢?

Web3人口买卖平台

friend.tech 建立在由 coinbase 所推出的L2网络 base 之上。该产品与 Twitter 强制绑定,以此来获取用户的Web2社交身份,若不绑定 Twitter,则无法使用这一产品。

这一产品过于神秘。若直接访问其官网,无法获得任何产品的信息。目前,尚无产品介绍、官方文档等内容。

若想进一步了解该产品,用户仅能通过手机访问并使用 friend.tech。具体操作可参考Odaily星球日报此前所发布的教程。

在 friend.tech 中,每个用户均被代币化。用户的影响力可被市场直接定价。

Friend.tech蹿红,个人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具体而言,用户被抽象为一种加密资产。一个用户可以购买“其他用户”的份额(Share)。

为何有人愿意付出真金白银去购买其他人的股权呢?对于那些拥有强大社交影响力的人来说(例如人气火热的分析师、项目创始人等),许多他们的粉丝都希望可以与之进行私人对话,或者是直接展开咨询。

而在推特等传统社交平台上,私信功能由于其不加限制而被滥用。KOL 会收到大量私信请求,无法对全部的私信进行处理。在 friend.tech 则不同。在默认情况下,用户是无法进行私聊对话的。对于购买者来说,只有在拥有某个人的股份之后,才可拥有发起和他进行私人聊天的权限。而份额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而产生波动。用户也可将自己所持有的份额转卖,以赚取利润。

而对于那些被买入份额的社交影响力人士来说,他的股票每一次买卖都可让让他赚取到“标的费用(subject fee)”。

真人股票如何定价?

粗略的来说,一个人越受欢迎、股票被交易的越多,他的股价则越多。

那么具体来看,股价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推特用户@functi0nZer0整理出了该产品的定价模型。

Friend.tech蹿红,个人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随着股票出售的增长,价格也显著上涨。人们购买某个人的股票越多、他的股票也愈发的值钱。

而每次买卖中的 5% 均被原始的“发行人”(即股票命名的对象)所赚取。这也导致了极其强烈的网络效应。对某个人的交易和投机越多,该人可赚的钱就越多。

尽管这一产品并不是 KOL 的粉丝代币发行平台,但其产品设计却不免让人们联想到传统的粉丝代币。

在此前,“粉丝代币”这一品类一直在 SocialFi 赛道占据了较大的影响力。人们普遍认为,让拥有社交影响力的人发行粉丝代币,并为粉丝代币赋能,是一种社交和加密的结合方式。

但随着粉丝代币产品的成型,我们不难发现此类产品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粉丝代币很难和影响力者产生较为深度的关联(或绑定)。往往是除名字以外,粉丝代币便与他们所代之的影响力者不再拥有更多的联系。

而这带来的问题是,粉丝代币很难在市场上拥有流动性。这些项目很难进行交易,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拥有投资或投机的价值。

friend.tech 对社交代币带来的改变则在于,通过价格曲线的设定,在机制上为影响力者的“股票”赋予了交易价值。正如同 DEX 抛弃了对即时性要求更高的“订单薄”、而选择了 AMM 机制一样。一个人股价的变动,并不需要时刻不停的交易。即使只存在很少的买卖行为,个人股票仍会根据提前设定的价格曲线,产生充足的波动。

邀请码闹剧重现,社交赛道殊途同归?

friend.tech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拥有邀请码的用户可以使用。

此外,邀请码被使用,用户还可获得“积分”。由于对“积分”存在领取空投的预期,这也进一步吸引着人们对其“CX”的热情。

但当我们回顾过去的历史,不难发现此类一夜爆火、一码难求的社交产品每个周期都会出现。

2021 年,社交产品曾 Monaco 一夜爆红,由于该产品也采用邀请机制,仅使用邀请码才可注册。这也让该平台的邀请码一度炒到了数百美元。

今年初,Twitter 创始人 Jack Dorsey 力推的 Nostr 火遍了加密世,甚至被反复探讨能否取代 Twitter。

社交网络是互联网最为核心、支柱的应用场景之一,他可以触达最为普遍、广泛的 C 端用户。这也使其成为了加密行业热门的创业领域。

但随着 SocialFi、DeSocial 等概念的兴起和消退。用户回顾过去不免发现,加密社交产品似乎都存在着相同的命运——快速的“蹿红”后沉寂。当然 Web2 也是如此,相信大家都还记得 Clubhouse 曾经的热度。

在产品起步阶段,通过使用准入机制,限制普通用户的大规模涌入。人为拉高使用者门槛、创造稀缺,以此来吸引眼球,是社交产品的通行做法。但没有真正的需求和关系网络的沉淀,初始的新鲜感并不能决定用户的留存和转化。

而在 Web3 世界,尽管在 DID、SBT 等热门概念加持下,新的社交协议和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并没有哪个在羊毛预期后真正沉淀了大量活跃用户,friend.tech 的火热,又可以持续几天呢?

白话区块链|同步全球区块链资讯、区块链快讯、区块链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来源:金色财经
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需删除该文章,请发送本文链接至oem1012@qq.com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picture loss